编者按:我们生活在处处有感悟,时时有变换的社会中。一场朋友间的聚会,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思想上的更新,灵魂上的撞击。昨晚与久银投资的好友聚会,觥筹交错间探讨了久银的投资经,感悟良多,现分享一篇久银投资的文章给各位。
今日感悟:最好的朋友是那种不喜欢多说,能与你默默相对而又息息相通的人
请关注律格资本公众号,或登录官网www.legalcapital.cn
正文
北京久银投资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久银控股)是一家年轻的私募投资基金管理公司,创建五年来,坚持“风控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的原则,保障投资人利益;以“推动行业整合,促进产业升级”为使命,首创“投资+投行”模式,聚焦少数行业,推动精品投资;率先开启全产业链布局,业务覆盖股权投资、投资银行、证券投资等领域,并于2015年11月17日在新三板挂牌公开转让。短短五年时间,久银控股的资产管理规模已超100亿元!据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久银投资2015年年度业绩预增公告显示:2015年,久银控股营业收入约1.45亿~1.48亿元,比2014年增长了约172.30~177.9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000万~8500万元,比之2014年增长了约177.93%~195.30%,每股收益接近0.7元,为2014年的250%。又据格上理财研究中心发布的股票型阳光私募基金2015年度三大地区收益排行榜披露,久银控股以平均收益率27.95%位居北京地区第13名。久银控股业绩快速增长的秘笈是什么?其投资真经有哪些?创新模式在哪儿?
“久银控股上市就是一句话:为了更规范的发展。把自己放在阳光下接受
整个社会的检验,检验我们的规范、诚信、投资业绩和投资能力”
创新“投资+投行”模式,分享并购价值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底,基金业协会已登记私募基金管理人23705家,已备案私募基金22217只,认缴规模4.79万亿元,实缴规模3.82万亿元。当年新设立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为4598家,较2014年增长58.72%,而较之五年前的327家增长了14倍多。2012年新设私募基金数量从百位跃升千位,2013年出现井喷,项目投资竞争进入白热化。
成立于2010年的久银投资,最初只是一家单纯做PE的公司,始料不及的市场变化,让董事长李安民预感到公司的商业模式已不适应市场需要,必须发挥自身更多优势,向综合类资产管理公司转变。2012年,久银投资开始朝控股公司转型,陆续成立了并购基金部、资产管理部。“这是我们公司基于专业研究后的一个重大转型。我们公司刚开始做PE的时候,起步资本金是3500万,2012年发展到7500万,但是,这个资金规模已经不适应我们公司的发展了,而且单纯做PE的商业模式也不可持续,再加上IPO被叫停,PE项目的投资回报周期从原来三年变成五年甚至更长。考虑到我们在纯粹的PE业务方面缺乏与创投大佬抗衡的竞争力,在PE市场格局已经形成的前提下,我们必须审视自己的实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结合自己的资源优势与能力优势,来改变公司的战略。如果不改变,就一定会被市场消灭。”回顾那次生死抉择,李安民说。
就转型而言,主动转型与被动转型的最大区别是,前者会在独辟蹊径中开拓一片疆土,抢占某一块市场的先机;后者则可能被行业吞噬!久银控股选择的是主动转型,通过对公司战略的调整,将业务从单一PE向并购、财务顾问、二级市场阳光私募等多元化转型。当然,这一大胆转型是基于李安民及其团队过往从业经验基础上的创新设计。李安民在证券、信托、保险高管职位上16年的从业经验,使久银控股的转型少了犹豫,也为公司抢占行业整合市场的先机、创新“投资+投行”模式赢得了时间。
在李安民看来,公司战略应该是动态的,必须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而调整本身就是创新。调整后的久银控股,通过PE、财务顾问、阳光私募三大业务,将聚焦点对准TMT、医药健康两大行业的精品项目并购上,用特色化、差异化和专业化,有效地促进了相关企业的行业整合,久银控股也因此获得了良好的投资回报:截至2016年1月,久银控股已完成金宝药业、丰越环保、郴州雄风、鼎芯无限、中视精彩等多家公司的行业并购,跃升行业先行者之列。其开始于2013年6月至2016年7月的八只金沙系列阳光私募证券基金产品,跨越熊市、牛市,对比大盘却显示了年化收益30.4%到103.77%不等的业绩,而且在经历2015股灾后,没有一个产品被清盘和被止损。据中国证券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2015年规模在20亿至50亿的私募证券基金中,久银控股管理规模位居第二,股权基金业务位居第一。据分析,其开展的财务顾问业务在所有同类挂牌私募投资基金公司中名列第一。
中视精彩是一家影视剧制作公司,最初,该公司曾被湘鄂情相中并有意并购,但最终却没有成功。这次并购失败,使中视精彩大伤元气。久银控股团队接手此案后,经过详尽专业尽调,发现这家公司有很好的项目储备,团队优秀,而且未来业绩可期。于是,久银控股团队为其制定了详细的融资计划及未来资本市场的并购方案,得到了中视精彩实际控制人的高度认可。经过多方努力,久银控股旗下三只基金向中视精彩总计投资7500万元受让了部分中视精彩股份;而后,久银投资团队又为中视精彩找到另外一家私募基金,向其投资7500万元受让了部分中视精彩股份。久银控股的帮扶,不仅解决了中视精彩内部存在的问题,还为其未来走向资本市场做好了前期准备。当中视精彩元气恢复后,久银控股通过行业并购重组,让中视精彩的价值实现了最大化,也使自己通过“投行+投资”多重服务,赢得盆满钵满。据2014年12月19日捷成股份发布的公告,捷成股份用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中视精彩100%股权。久银控股深度参与了此次重组,并在重组过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015年4月29日,中国证监会并购重组委第33次并购重组工作会议无条件通过捷成股份收购中视精彩的重大资产重组申请。此次无条件过会,意味着久银控股“投行+投资”的模式获得了重大突破,同时也意味着久银控股在产业整合升级上又迈上了新的高度。
布局全产业链业务,协同提高收益水平
仅仅五年时间,久银控股将其资产管理规模做到过百亿,2015年预计净利润8000万元~8500万元,比之2014年增长了约177.93%~195.30%,每股收益和增长速度业内领先。其投资服务的项目企业中,有13家企业已挂牌上市,20余家企业拟挂牌上市。
在私募基金市场竞争激烈且投资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情况下,久银控股能取得如此不错的业绩,得益于他们对企业战略做出的重要调整:战略定位聚焦TMT、医疗健康等少数行业的精品投资,通过布局全产业链业务,协同提高收益水平。
久银控股的投资定位是推动产业整合,促进产业升级。这也是区别于其他私募股权投资公司的不同之处。在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的情形下,面对传统行业、甚至新兴战略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进行产业整合、促进产业集群形成规模效应以降低成本,则是非常必要的。李安民表示:“我认为,中国在产业整合过程中进行技术升级,提升管理能力,才是实现中国产业转型调整的最重要方面。中国每年新注册企业几百万家,中国不缺企业,但是缺少享有国际品牌之誉、规模大、管理一流、技术领先的企业。我们的投资定位就是围绕TMT、医疗健康等几大行业做产业整合。”
以中国医药连锁企业举例说:“全国有几万家医药连锁企业,但是仔细测算一下,平均每家医药连锁公司的药店也就只有五个,太过分散。我们做这个行业的产业整合,是希望行业里能够形成一些龙头企业,能够形成规模效应,能够节约成本,能够促进他们进一步升级。”
久银控股之所以在产业整合领域做得如鱼得水,得益于团队的专业经验与资源优势。就拿董事长李安民来说,他从事证券业务近30年,拥有16年金融机构高管的经历,除了商业银行,金融监管、证券、信托、保险他全干过。该团队中,除有证券公司从业经历者外,还有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的从业经历者,这些经历为他们了解买卖双方的基本需求,判断双方的优势与劣势,准确抓住双方的亮点与劣势,并以此建立对卖方的深入研究与深度挖掘,再做实交易价格的设计和交易价格的评估,打下了专业撮合的基础。“如果你对交易双方的需求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做交易结构的设计,也不懂应该设计一个什么的产品来满足他们的需求,这个财务顾问是没法做的。有了资本、资源、专业这几个优势,才能保护我们投资的企业,企业也会听得进我们的意见。”
PE公司谋求全产业链布局肯定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正因为如此,抢先一步把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打通,开展综合化业务,才会比专业化业务更具有竞争的优势。
“风控决定存亡”理念沁入全员之心
在久银控股办公室的墙壁上,赫然写着:“创新决定未来,风控决定存亡”。看到这句话,便可知行走于熊牛跌宕起伏间的久银控股,凭借什么拿到那高于大盘的不菲业绩。
采访期间,李安民向《国际融资》记者说的最多的字眼是“风险控制”。他告诉记者:“久银控股自设立以来,始终坚持‘风控第一、利润第二、规模第三’的原则,以严格的风控机制降低投资风险,保障投资人利益;同时,建立了一整套包括制度控制、流程控制、团队控制、财务控制等在内的标准化风险控制体系和风险控制策略;并在日常运营中加强对全员的培训和教育,使‘风控决定存亡’的理念落实到每一个人的工作中,从而当好投资者的守护神。”
在公司内部培训与交流会上,李安民每每都要讲久银控股作为投资受托人的责任,并将这些内容写入《久银控股企业文化手册》,人人习之。他认为受托人的责任有三,一是诚信义务,二是忠实义务,三是谨慎投资义务。在久银控股制定的谨慎投资义务资产管理制度中,受托人不仅负有不利用信托地位谋取自身利益的忠实义务,还要为被代理人的利益进行财产的管理,按照基金文件的要求实现财产的保值增值。李安民对此解释说:“谨慎投资义务以过程为导向,而非以结果为导向。投资关注的是回报,谨慎是针对程序而言的,回报在谨慎投资义务的视角中似乎是一个或有或无的理念,一个积极的回报并不一定能使受托人免责。此外,谨慎投资义务中的大部分投资都要求同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所要求的实质性任务紧密地结合,具有客观性特征,所以它又不仅仅是程序性的。由于不同的投资对于影响经济的事件有不同的反映,因此,如果一个投资与投资组合中的其他投资对事件的反映不一样,它就会减少风险,所以投资多元化已被证明可以尽可能地减少风险。至于需要多少以及什么程度的多元化,受托人应在考虑多种因素之后运用其最好的判断。突出表现在基金投资中不能将所有资产全部投资于一个行业、一个项目。因此,项目池必须充分,行业必须分散。”
基于近30年的金融从业经验,李安民对风险控制的认识与执行可谓深入骨髓,但他知道,光他一人或几个人认识到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在公司建立起完整的多层次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依据国家政策、国内外市场环境变化,结合公司运营情况去不断完善。
我们看到,在久银控股的风险管理体系中,设有四个委员会,其中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负责对拟投资的项目及投资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评审,对项目面临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做出批准或不批准投资的决定;风控委员会负责对基金已投项目进行风险评估和防范,制订公司内部控制投资风险的政策,保证公司及基金资产的安全,同时还负责组织对公司、内部员工严重违法、违纪事件的调查等;内核委员会负责公司内部对拟投资项目进行评审和把关,并决定是否将拟投资项目提交基金投资决策委员会表决。立项委员会负责对投资经理经筛选后提交申请立项的项目进行审查、评估,做出批准或不批准立项的决定;对于未经立项的项目,不得开展尽职调查。
除了这四个委员会,久银控股风控体系中还设有一个重要部门,即具体负责风险控制和管理的职能部门——风险控制总部,其主要职责包括:拟定公司的风险控制制度和各项风险控制措施、办法,报管理层审议;建立健全公司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衡量、风险应对、风险监测、风险报告的循环处理及反馈流程,并协助管理层将其整合、落实到公司各岗位以及业务流程之中;组织业务部门定期识别、分析各个岗位和流程中的风险,进行评估并提出控制措施的建议;检查、评估公司业务流程及其他职能部门对于风险控制制度和风险控制措施、办法的执行情况,向管理层报告;组织业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对风险控制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提出完善建议并督促执行;制定公司风险控制的各项规章和合同文书;对投、融资项目的风险进行独立核查;传播公司风险控制理念,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研究公司危机处理机制的建立,在出现危机事件时迅速拟定处理建议、方案,报管理层决策参考;办理管理层授权的风险控制其他有关工作。
不仅如此,久银控股根据从事行业的特点,结合自身需要,遵循全面性、持续性、独立性、有效性和制衡性等五大原则,制定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风险控制管理制度》;为防范基金产品相关风险,提高基金产品设立募集效率,制定了《基金产品立项和内核工作规定》和《基金产品内核工作规定》;为规范公司业务活动和公司员工的个人投资行为,防控内幕交易,保护公司和基金持有人的合法权益,制定了包括组织领导、教育制度、保密制度、隔离制度、职业回避制度等相关制度的《防控内幕交易管理规定》;同时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财务制度。
正因为久银控股没有把风控体系作为摆设,正因为“风控决定存亡”、“细节决定成败”这样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在2015年6月那场股灾面前,久银控股的风险控制能力经受住了考验。那场股灾导致中国一千多个阳光私募基金被清算,而久银控股的阳光私募不仅活着,而且在整个A股市场6月~9月业绩下降27%的悲惨局面下,他们的收益只下降了6%,以平均收益率27.95%位居股票型阳光私募基金2015年度收益排行榜(北京地区)第13名。这段抗击股灾的情景令李安民刻骨铭心。那段时间,他每天早上八点钟赶到办公室开视频会,卖不卖,卖多少,买不买,买多少,他都会亲自过问。别人下班,他还在看盘分析风险,研究对策,一干就是深夜12点。在上证指数5000点的时候,他们有20%的仓位;在上证指数4000点的时候,他们全部减仓;在上证指数3000点的时候,他们又开始补仓。久银控股的部分阳光私募产品是结构化的,理论上应该是在4000点时被灭掉,但是他们没被灭掉,却活了下来,被专业公司称为是所有阳光私募基金中表现最好的基金。“如果我们投资团队的风险控制不行,公司没有实力,我们的阳光私募基金就会在这次股灾中被灭掉。这对我们的风控能力来说,是一次最大的考验。”说起那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李安民仍旧感慨万分。
李安民特别强调说:“打造高效团队与‘人多力量大’不是一回事儿。”他通过一个拉绳实验解释了其中的道理:德国科学家瑞格尔曼有一个著名的拉绳实验。参与测试者被分成四组,每组人数分别为一人、二人、三人和八人。瑞格尔曼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拉力。测量的结果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二人组的拉力为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的拉力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拉绳实验结论是:1+1<2,即整体小于各部分之和。在一个团队中,只有每个成员都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并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团队的整体威力,产生整体大于各部分之和的协同效应。
“优秀的团队精神才是企业真正的核心竞争力。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团队精神,将成为一团散沙;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团队精神,也将无所作为。公司需要英雄,更需要团队。”他非常坚定地说。
那么,如何打造优秀的团队呢?对记者的提问,他这样回答:“首先要打造学习型组织。在一个群体之内,如果内部竞争太激烈,成员之间互相争位敌视,就难以发展成一个学习型组织。要成为学习型组织,先决条件是必须有和谐的内部气氛,才能互相分享知识,集中智慧,形成合力,打造出核心团队。第二,打造协作性团队。如果团队中每个成员都能把自己掌握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拿出来和其他团队成员分享,集体的智慧势必大增,就会产生1+1>2的效果,团队的学习力就会大于个人的学习力,团队智商就会大大高于每个成员的智商,整体才会大于部分之和。”
他一再表示,要把公司从李安民一个人的公司变为李安民一伙人的公司。他认为,团队建设是公司组织能力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部分。公司的发展一定要培养一群狼,而不能只有一只虎。
为了打造受人信赖与尊敬的金融控股集团,久银控股的创新亦呈现纷争斗艳之势。除产品创新外,他们还开展了业务模式创新,广泛动员和利用社会资源,进行多样化业务模式创新的尝试,改变目前仅管理费加分成的业务模式,积极探索项目财务顾问模式、基金设立的管理费模式、后端分成模式等。同时,还开展了渠道和服务创新。在营销渠道的拓展上,除了继续巩固与现有渠道的合作关系外,还将引进信托、互联网、机构直销、第三方理财等渠道,实现营销渠道的多元化。在营销合作模式多元化创新方面,他们一直在探索、总结不同合作主体下的基金发行和管理的模式、风险控制机制。研究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和股权基金公司之间的联系和产品设计。他们还不断研究对LP的优质服务创新。优化投资者结构,深化投资人服务。
在李安民看来,机制创新是久银控股所有创新能否成功的基础。为此,久银控股主动借鉴国内外资产管理机构的经验,学习别人的经验,积极推进组织结构创新和管理机制创新,充分发挥和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确保创新能够迅速执行和推动。
回顾五年的创业发展历程,让李安民感到十分欣慰。创业前,他在金融行业驰骋了近30年,做过副总经理、总经理、副董事长,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抛掉令人艳羡的职位与高薪,尝试创业,做一回自己决定自己命运的人。“用我几十年积累的经验及从业经历,追求一下创业的梦想,发挥自己的强项,结合我的所学、所知、所有,开拓资产管理的一片新天地,使自己的能力、抱负得到实现。对久银控股五年来的成果,整体上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在行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我们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还得到了发展,这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我们的品牌有了一些影响力,在行业中也有一点点影响力,资产管理规模也超过了一百亿,无论是股权投资业绩还是二级市场的投资业绩,都得到了投资人的认可。这让我很欣慰。”他说。
尽管做投资很辛苦,没有白天黑夜,不分工作日休息日,日日奔波是常态,但他却说::“做投资是个快乐的工作,是人生的一个乐趣。”为了他自己选择的这个辛苦并快乐的工作,李安民带领团队,坚持绿色、诚信、理性和特色的经营宗旨,秉持“细节成就使命、专业创造价值”的经营理念,坚持用资本、知识、本事和业绩说话。他的未来目标是把久银控股打造成一个受人信赖、令人尊敬的金融控股集团。
我们期望,在资本市场注册制到来之时,久银控股能成为资本市场一匹夺人眼目的“黑马”